找到相关内容253篇,用时8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浅谈中国佛教的哲学特点

    了中国化的佛教,也为创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。   综合来看,中国佛学具有以下三大哲学特点。   (一)中国佛教强调入世   本来印度佛教认为:人生人生无常,不值得留恋,应该从生死轮回中...经国济民的兼济之志一直儒家文化为士大夫们规定的价值理想,士大夫们也始终以“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,克己复礼”为自己的人生目标。但在封建制度下,国家盛衰兴亡皆系于皇帝一人,对士大夫大多采取唯我所用的态度,顺之...

    胡 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4962021.html
  • 佛教思想和先秦儒家思想之比较

    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  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,创始人释边牟尼旨,约生于公元前565年,略早于孔子。佛教于东汉永平七年传入中国,认为人生,宣传五蕴、四谛、十二因缘等出世哲学,传入中国后...,其重心在于重视人的自我精神的超越。从利他方面来讲,佛教主张心净则国土净,力图建立人间净土,净化人生,与儒家的重生思想一致的。同时,佛教又提出生死事大,无常迅速,不能忽视“死&...

    清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61563077.html
  • 佛教哲学简论

    箭喻经》中举例说明这一观点,指出如果一个人中了毒箭,最要紧的进行急救,而不是先研究发箭者的身世、他为何发箭等并非急切的问题。   众生之所以需要解脱,由于他们的生存现实十分严酷的,也就是说人生...真理之义,四谛,、集、灭、道。   所谓谛,人生。所谓人生人生的根本感受就是痛苦,这一观点代表了佛教对人生及世间的根本否定的态度,佛教人生观的核心。要之佛教的立场,说有...

    徐文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15664608.html
  • 演培法师:人间佛陀(3)

    证悟的真理,不作为一人独自所有,而以之为一种真理的运动,使真理展转普及于全世界每个人的心灵深处。   谛,显示人生真实不虚的,因为人生所遭遇的一切,无不确实足的。佛陀离开皇宫而出家,就是由于发现人生的种种痛苦,所以成道后的初转法轮,也就先吐露出一个字,作为真正宗教问题的出发点。以现实人生为诸痛苦的积聚,不仅佛陀有著这样事实的体认,就是当时印度一般思想界和宗教界,都认为现实人生的&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1365956.html
  • 净空老法师谈“空无常”

    聪明人,这个觉悟的人。   12 所谓“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”,一个人机缘成熟了,佛一定也要度他。   13 什么叫“机缘成熟”?第一,把人生看透彻了,真的明白了,人生空无常,决定没有留恋,这个...的年岁学什么样的东西。四十岁以上不搞经教了,可以听经,多听、多了解;进念佛堂,真修真干。   25 经听多了,觉悟、明了了。既然明了世间“空无常”,这四个字现前社会的真相,人生的写实,我们要早早...

    净空老法师

    |无常|解脱|出离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22495679181.html
  • 慈航法师对佛教如何民间化的启示

    佛教既然主张出离世间,就必然会对世俗社会和现实生活持否定的消极的态度,二佛教主张随缘,佛教的因果轮回一种宿命论,因而不会努力进取。还有人认为佛教主张苦行,认定人生,因而持悲观消极的人生观。在...特别对青少年来说。如果与佛学有关的内容能够进入中小学教育,就会对青少年产生很大的影响,佛教就会在他们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,对他们日后的人生会有很大的价值。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佛学完全...

    徐文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63379618.html
  • 佛陀与佛法

    ,开始宣说人生:“所谓谛者:生、老、病苦、死、忧悲恼、怨憎会、恩爱别离、求不得。取要言之,五盛阴名为谛。(《增一阿含经》卷十六.四谛品第二十五)诸贤才开始对眼前消瘦的行者,...行、坏。   苦苦身心受苦时所生起的;坏偶现的乐境失去时所感受到的;行诸行无常、迁流变化、不得安定的。又说八:与所爱分离、所求不得、仇人相遇、患病、年老体弱、临死四大分解等可见...

    释振冠

    |基础|佛法|佛陀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17295093842.html
  • 学禅的四个基础

    (四)感谢   一、安祥心灵救济法门   谈到安祥禅,让我觉得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口。禅,既然开口便错,那为什么还要说呢?因为佛说人生,而且交煎,人如果不修行,不改变自己,那就脱离不了苦海。   佛出世的目的,不是为了传播知识,而是为了对苦恼众生心灵的救济。佛祖曾太子,他有太多的钱可以去行救济,但是那不能根本解决人生的问题。钱太多时,人也可能懒得工作了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我...

    耕云先生

    |安祥禅|禅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0/16415518330.html
  • 学禅的四个基础

    法门  谈到安祥禅,让我觉得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口。禅,既然开口便错,那为什么还要说呢?因为佛说人生,而且交煎,人如果不修行,不改变自己,那就脱离不了苦海。  佛出世的目的,不是为了传播知识,而是为了对苦恼众生心灵的救济。佛祖曾太子,他有太多的钱可以去行救济,但是那不能根本解决人生的问题。钱太多时,人也可能懒得工作了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我执就会提升,性灵就会堕落。了解这一点,就知道佛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30442887.html
  • 略论佛教对儒家伦理思想的挑战及儒佛论争

    2、佛教的生命观  佛教认为生命轮回的,轮回的本质痛苦,这佛教对生命最基本的价值判断。必须说明的佛教对于人生的分析极为细致而深刻的,我们不可简单地认为这就是一种消极厌世的悲观主义。“”...,而不应该回避。同时,佛教并不否认人生也有相对的快乐,但这种快乐只是短暂和变化不定的,从本质上说,它仍然一种痛苦。而且,佛教说人生的真正目的要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痛苦的根源,从而对症下药,最终解决...

    廖乐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2550614.html